古徽州炒股在线配资,历史悠久,曾称“新安”。早在宋朝时期的徽宗宣和三年(公元1121年),徽州被正式设立,取代了原来的歙州。此后,徽州一直是宋、元、明、清四代的行政中心,统一管理着六个县(歙县、黟县、休宁、婺源、绩溪、祁门)。
在公元前222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设立了三十六个郡,其中包括了黟县和歙县,这两地归属于会稽郡(即今浙江绍兴)。从汉朝到唐朝,徽州地区的行政划分不断变化,虽属安徽或浙江的管辖范围,但始终是文化和经济的重要区块。
大历五年(770年),徽州的归德县被废除,其土地并入休宁县,歙州辖区达到了六县的规模,奠定了“一府六县”建制的基础,这一格局延续了千多年。
展开剩余76%民国时期,徽州经历了剧变。1934年,婺源县因“剿共”需要,划归江西省。虽然婺源不是徽州的最大或最重要的县,但它在徽州人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,几乎成了徽州文化的象征。婺源与徽州有着深厚的感情,当地人民为保留这一归属,发起了持续了20个月的“婺源回皖”运动。
这个运动并非仅仅是因为地理上的划分,背后还涉及到习俗、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差异。徽州和赣州的差异使得许多人认为,婺源应该继续隶属于徽州,而非改归江西。甚至在婺源的特产江湾月饼上,都印上了“返徽”的字样,象征着他们对回归徽州的渴望。
“婺人返皖”运动的支持者众多,包括徽州的乡绅、民间社团、以及在外的徽州人。他们认为,“习俗悬殊,经济差异,文化偏离”是不能忽视的问题。许多人甚至以激烈的口号表示决心,“头可断,血可流,不回安徽誓不休。”此外,一些徽州知名人物,如胡适,也为婺源回皖的运动发声,并在南京的国民大会中提交了请愿书。
最终,在1947年,国民政府决定将婺源重新划归安徽省,这一决定让徽州人民欢欣鼓舞,街头鞭炮齐鸣,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。然而,好景不长。1949年,随着解放战争的结束,婺源县再度被划归江西,成为临时行政区划的一部分,直到1950年代,它隶属于江西的多个专区。解放初期,政治局势复杂,婺源被临时划归江西,主要是由于战争和行政需要。
直到1986年,徽州地区的管理体制再次发生变化,黄山管理局开始由安徽省和徽州地区共同领导。1987年,徽州地区被撤销,黄山市成为独立的地级市,徽州的历史名称也随之消失。
此外,原徽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——绩溪,也被划归了宣城管理。如今,徽州的“六县”已经分散在不同的行政区划中。婺源仍然隶属于江西,而其他四个县(歙县、黟县、休宁、祁门)则归黄山市管辖。
至2021年,婺源县的总人口为32万,生产总值为154亿元,而黄山市的总人口为133.2万,生产总值为957.4亿元。从人均数据看,黄山市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婺源。
这种行政划分的反复和历史的波动,实则反映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复杂性和历史遗留问题。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在其他地方,如微山湖的山东和江苏两省交界区,50年代初,徐州地区一度被划入山东省管理。历史上的这些变动,不仅影响了地方的经济和文化,也成了许多地方居民心中的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